中走丝线切割加工精度主要受机械传动精度的影响,但线电极的直径、放电间隙大小、工作液喷流量大小和喷流角度等也影响加工精度。因此,在中走丝加工时,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工艺指标的影响,善于取其利,去其弊,以充分发挥设备性能,达到较好的切割加工效果。 电加工参数的选择正确选择脉冲电源加工参数,可以提高加工工艺指标和加工的稳定性。粗加工时,应选用较大的加工电流和大的脉冲能量,可获得较高的材料去除率(即加工生产率)。而精加工时,应选用较小的加工电流和小的单个脉冲能量,可获得加工工件较低的表面粗糙度。加工电流就是指通过加工区的电流平均值,单个脉冲能量大小,主要由脉冲宽度、峰值电流、加工幅值电压决定。脉冲宽度是指脉冲放电时脉冲电流持续的时间,峰值电流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流峰值,加工幅值电压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压的峰值。 中走丝线切割过程使加工面承受了电离,热熔和冷却的过程,所以表面会发生相应的组织变化由表到里依次是镀覆层,热熔层,变质层和热影响层。镀覆层:主要来自冷却液热分解的碳黑和液中悬浮的金属微粒,附着于表面其厚度约0。05~1。5μ,由镀覆原理决定,镀覆层是切缝丝的入口处薄而出口处厚。热熔层:它是被热熔后没飞溅到冷却液里而存留下来的那部分,已不是原组织的物理结构,其硬度强度也差距甚远。多片叠切把切缝焊接一体的就是它。厚度约0。1~5μ。变质层:它是被热熔过程加温但没到冷凝飞溅的程度,但经过加温冷凝过程已经不是原组织的金相结构,原淬火硬度很高的可能变软了,原没淬火的会因此有了硬度,硬度强度很高的可能会因此产生了龟裂。变质层厚度约0。1~5μ。热影响层:变质层过渡到基体有一个渐变过程,这就是热影响层。它没发生剧烈变化但较厚,大约5~20μ,应该说中走丝表面发生变化的范围是很小的,总共大约在2~25μ间。但某些重要场合也是不能忽视的,起码应知道原因及后果,以备后续措施。 |